关于落实《关于推动商旅文融合发展,复兴传统中轴线风貌的议案》实施方案的情况报告

——2017年12月13日在广州市越秀区第十六届 
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上 

广州市越秀区北京路文化核心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 王卫国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代表区政府,向区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报告关于落实《关于推动商旅文融合发展,复兴传统中轴线风貌的议案》实施方案的情况,请审议。 
  今年初,麦碧环等代表提出了《关于推动商旅文融合发展,复兴传统中轴线风貌的议案》,区政府十分重视议案的办理,迅速研究制定了《关于推动商旅文融合发展,复兴传统中轴线风貌的议案的实施方案》,并在今年5月26日向越秀区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报告,现将实施方案的落实情况报告如下: 
  一、统一规划部署 
  一是制定北京路文化核心区规划。于2014年9月正式启动北京路文化核心区的规划编制工作,包括北京路文化核心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规划实施配套政策、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及三片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传统中轴线、北京路、文德南)等内容。2016年1月《三片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经市名城委审议通过,2016年12月该规划经市政府审批通过并公布实施。 
  二是编制传统中轴线提升工作方案。按照广州传统中轴线提升工作总体部署编制了《广州传统中轴线提升工作方案》和《广州传统中轴线提升工作2017年行动计划》,提出该区域作为广州的“千年中轴·文化核心·城市客厅”的定位,集中力量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城市轴线。总提升区域总面积约4.5平方公里,近中远期项目总数48个,总投资额达200亿,人文景观提升、智慧旅游建设、北京路北段整饰等首批项目将于《财富》论坛召开前完成。 
  三是建立传统中轴线提升工作组织机构及督办机制。成立了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总指挥的广州传统中轴线提升工作越秀区指挥部,指挥部办公室设在核心区管委会。指挥部下设综合协调组、项目策划组、环境提升组、宣传推广组、产业(交通)提升组和城市管理组6个工作组,各工作组由分管区领导任组长,按照工作职责和分工全面推进传统中轴线提升工作。目前已召开5次指挥部会议,13次指挥部办公室会议。同时建立了工作督办机制和信息简报制度,根据会议议定事项形成《广州传统中轴线提升工作2017年重点工作进度表》,逐项列明责任领导、牵头单位、完成时限和实际工作进度,定期要求各责任单位反馈进展情况,狠抓工作督导落实。 
  四是建立传统中轴线地区城市总设计师制度。参照琶洲、金融城等地区经验,聘请华南理工大学专业力量组成传统中轴线地区城市总设计师团队,统筹把关传统中轴线地区提升相关建设项目。 
  五是设立专项资金。为做好区街历史文化街区建设工作,结合北京路文化核心区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我区设立了“北京路文化核心区规划建设专项经费”和“北京路文化核心区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专项工作经费,专项用于核心区和示范区的创建工作。结合传统中轴线提升工作,我区统筹安排了3000万区财政专项资金,用于广州传统中轴线的优化提升。2017年传统中轴线四季花街项目、教育路西湖路提升项目共投入资金约6000万。 
  二、推动商旅文融合发展 
  以深入推进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为抓手,创新推动区域产业发展,打造区域商旅文品牌,继续在全市商旅文融合发展中走在前列。2017年9月,经国家文化部正式批准,北京路文化核心区获得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资格。《广州北京路文化旅游区创建“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工作方案》已经区政府审定通过,正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开展。 
  (一)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 
  一是打造智慧旅游。推出北京路文化旅游区VR全景地图和微信、微博公众号,让游客坐在家里也能逛北京路,已组织完成18期微信文章内容推送,取得了较好的宣传反馈。二是深化全域旅游,全国首创推出了“越秀全域旅游智慧导览系统”,囊括了全区吃、住、行、游、购、娱等全方位旅游要素。三是制定了《北京路数字创意体验中心建设方案》,拟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的应用,在北京路(黄金大厦南侧)打造集文创、科技、新潮流、旅游消费于一体的“北京路数字创意体验中心”为广州传统中轴线树立新的标志,塑造独一无二的国际新潮流时尚地标。 
  (二)推进文化与商贸融合发展 
  一是举办节庆品牌活动。二沙岛户外音乐节已于10月正式开启,广府文化旅游嘉年华、迎春花市、广府庙会等品牌活动如期举行,继续扩大以岭南文化为核心的特色文化+商贸品牌影响力。二是打造北京路口碑街。2017年3月,“北京路·口碑街”正式揭牌,成为全国第一条O2O智能街区,8月北京路口碑街再升级,进入2.0时代,集线上智能商圈、节庆运营活动、打造口碑榜等功能于一身,增加了北京路文化传播、旅游休闲和商业消费的粘性,提升了北京路的综合影响力。三是打造广东省首条慈善一条街。配合市民政局继续打造北京路慈善一条街,在7月举办第二届广州公益慈善嘉年华活动,发动北京路商家积极参与,设立北京路慈善基金,联合支付宝口碑和米公益建立线上慈善专区,促进慈善事业和商业活动完美结合,扩大北京路慈善一条街影响力,助力广州打造慈善之城品牌。 
  (三)推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 
  一是成功申创世界优秀旅游目的地。经世界优秀旅游目的地组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专业评估等多个环节,2017年9月19日,北京路文化旅游区正式获评世界优秀旅游目的地,成为全省首个、全国第三个世界优秀旅游目的地。二是打造“广州古城游”品牌。设计了8条传统中轴线旅游线路,串联传统中轴线周边丰富的古代、近代历史文化遗产资源;推出了“广州古城游”体验馆,通过创意手绘画的形式打造全国首个近千米的全域旅游导览空间;组织了“广州古城游”导赏团,组织本土公益导赏团队,带领游客玩转越秀全域古城游。三是设计制作越秀旅游指南资料。印制《广州古城游》、《广州城市记忆地图》等手绘旅游地图,设计《广州传统中轴线》旅游明信片,用旅游指南方式挖掘、宣传历史文化和建筑。四是联合相关单位在区域内举办了“迎春花市”、“广府庙会”等大型品牌活动,获得来自国家级媒体的报道关注,为进一步推动人气聚集、提升北京路文化旅游区的品牌影响力发挥了积极作用。五是积极发动北京路商家和有关单位,策划开展能充分展示品牌形象的展演活动,如青宫婚恋文化节、广百之夜、广府文化旅游嘉年华等系列品牌活动均取得显著效果。六是加强区域旅游合作。开展“游广佛之心,赢万元奖品”主题活动。以广州越秀区、佛山禅城区两地中心区域为引领,采取线上线下互联方式,宣传两地文化景点,深化两地文化发展共建,促进区域文商旅融合发展。此外还先后接待了韩国光州广域市东区代表团、湖南省吉首市代表团、澳门中小型餐饮商会、绵阳市文广新局、海外华裔青少年团、杭州上城区代表团、南京市秦淮区代表团、台湾云林科技大学团队、香港专业人士商务考察团等参观北京路,扩大了北京路文化商业影响力。 
  三、稳步推进传统中轴线提升工作 
  (一)全面提升重点路段景观 
  围绕凸显广州传统中轴线文化风貌和景观特色,目前优先以北京路及周边区域为重点,提升北京路、教育路、西湖路、惠福路“两纵两横”4条主要道路以及关键节点的景观效果。拟从道路路面、绿化景观、建筑物立面、三线整治、招牌整治、城市家具等方面着手,推进传统中轴线景观提升改造工程(四季花街项目,教育路、西湖路项目),擦亮“千年古城、美在花城、食在广州”三张名片。 
  1.改造重点路段景观。一是改造北京路(北段、中段)景观。北京路北段已基本完成42个门面3717平方米的外墙整饰、2000平方米天花翻新、4639平方米石材铺装、160个装饰井盖更换、泛光工程5000米线路安装、三线下地100米;北京中路已基本完成4988平方米石材铺装、200个装饰井盖更换。二是改造西湖路、惠福东路景观。惠福东路已完成2576平方米的外墙整饰、6767平方米石材铺装、236个装饰井盖更换;西湖路已完成路面改造,已完成975平方米的外墙整饰、9028平方米石材铺装、242个装饰井盖更换。 
  2.提升人文景观。一是提升铜壶滴漏景观,在现有铜壶滴漏的基础上,通过现代科技手段,模拟实现铜壶滴漏的计时、报时等功能,优化提升铜壶滴漏、千年鼓楼周边环境,打造出北京路步行区的新亮点。二是优化清代广州18城门图陈展示,依据广州历史地图等相关资料,在北京路中段重新设计铸造、布展清代广州古城图模型,突出广州古城城门、主要道路等要素,便于游客市民了解广州,参观拍照留念。三是在现有标识系统的基础上,设计、制作、安装具有景区特色的智慧导览桩,通过现代技术实现主要景点的历史介绍、导向指引及周边设施配套等功能。四是会同区科工信局综合考虑灯光秀演示效果、街区空间体量、公共安全等多方面因素后,拟在北京路健民药店路段开展灯光喷泉展示活动,通过科技手段实现全息水幕电影效果,目前已形成具有可操作的建设方案,正拟定合作协议,将进入实施阶段。 
  (二)推进街区活化改造 
  一是推进惠福路美食花街综合改造。制定并印发《惠福美食花街优化提升工作方案》。从外观路面、配套设施、业态调整、管理机制等方面开展提升工作。通过招商运营,打造庄臣美食坊,已与庄臣美食坊公司达成初步合作意向,拟在惠福东路612号打造美食坊,注入新的业态和文化元素,让人体验永不落幕的广府美食节。同步打造北京路188号粤菜博物馆。《北京路188号物业征集合作经营者方案》已经中轴线指挥部办公室会议通过,正准备通过区公有物业租赁平台对外开展征集工作,尽快开展粤菜博物馆建设。二是由区房管局制定昌兴街改造方案。昌兴街历史文化街区活化项目已编制完成城市设计方案及工作方案,正积极与相关企业对接,争取尽快确定项目主体。三是推进大小马站房屋征收。大小马站项目一期工程第一、二阶段已开展征收,已制定第三阶段房屋征收时序计划方案,并完成房屋征收补偿方案的意见征询工作,将根据意见征集情况优化第三阶段征收补偿方案,报区审议通过后,正式启动一期工程第三阶段房屋征收工作。 
  (三)打造慢行系统、优化停车系统 
  以北京路、西湖路、教育路、起义路、惠福西路为慢行圈基础架构,完善北京路、惠福西路、西湖路原有步行设施,重点针对教育路、起义路开展慢行规划研究。现已委托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对传统中轴线区域慢行系统建设开展可行性研究,并形成了初步的成果。同时,根据旅游线路走向及景点周边实际情况,正研究在东方文德和粤海仰忠汇设置旅游大巴车位。此外,我区还引导社会停车场开展智慧化改造,提高车位利用率,缓解停车难问题。 
  (四)完善优化景区设施 
  一是升级原有智慧导览桩软件系统,游客扫描二维码便可获得景区吃喝玩乐游购娱全方面导览和中英文语音介绍服务。二是在北京路文化旅游区进行无线热点布点,成功争取省财政补助资金120万元用于架设WIFI网络,在北京路文化旅游区S型旅游线路实现WIFI全覆盖,让市民游客随时免费上网,与朋友分享北京路精彩景致。三是开展文物径三期(北京路北段、西湖路至药洲遗址)建设,进一步串联景区文物景点路径,整合旅游资源,畅通文化史迹。四是提升游客中心服务功能。继续与市旅游局合作共建,改善了游客休息区,新增加了心脏除颤仪等应急医疗设备,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游客中心服务功能。五是美化和加固景区广告牌。对西湖路、禺山路、青宫南门三块广告牌进行加固并用作公益用途,成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府文化和景区建设的重要阵地。 
  (五)挖掘活化传统文化 
  一是深度挖掘历史文化史迹。对传统中轴线片区已公布的不可移动文化遗产及中轴线历史沿革进行全面梳理,初步完成该片区人文故事收集整理工作,编制《千年古道》、《传统中轴线文化遗产一本通》、《北京路旅游故事集》、《北京路旅游长卷》等一系列书籍和宣传图册,起到宣传推广和文化传承的作用。二是活化商业文化和书院文化。在庐江书院打造岭南金融博物馆。通过历史史料、场景再现、互动游戏、多媒体演示等多种形式展现从西周至近现代广州乃至全国民间金融的发展历史,同时展示金融街的建设发展历程。目前筹建工作已进入收尾阶段,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完工,艺术场景、展板及家具正制作中。已征集各类展品8000余件(套),计划11月底前全面完成陈列工作布展。三是打造广府非遗体验地。将中山四路骑楼作为广府展示之窗进行重点建设,打造非遗体验馆。中山四路骑楼已完成天面防水工程及隔热层工程,并已完成初验,现正在完善有关工程竣工验收手续。 
  (六)强化城市管理工作 
  一是制定《关于传统中轴线城市管理整治提升工作方案》,明确了中轴线区域户外广告规范提升、城市容貌提升、城市配套设施改善和标准化管理提升三个任务。二是规范户外广告招牌设置。制定《越秀区2017年户外广告和招牌专项整治工作方案》,计划对传统中轴线范围内的教育路、起义路、连新路、吉祥路、越华路以及五仙观所在的惠福西路进行户外广告和门店招牌整治提升,内容包括:拆除设置在楼顶、二楼以上遮挡窗户和骑楼立柱上的违法户外广告;整治临街商铺一店多招(拆除多余招牌)、清理利用店铺门楣、玻璃、立柱乱张贴设置宣传品,规范招牌设置,现已基本完成。三是完善城市配套设施。拟在北京路、连新路、起义路路段配置300个垃圾桶果皮箱;加强公厕改造,已升级4座公厕,待升级公厕3座;撤并调整设置垃圾装车点,已撤销8个,计划撤销13个,提升优化4个;北京路、惠福东路等传统中轴线的重点路段保洁时间提升至18小时,道路每天冲洗1次。四是坚决查处城市管理违法行为。从今年3月开始,区城管局提出“三街四队”联合整治、攻坚克难的整体思路和工作要求,按照每月一方案一路段的目标,陆续开展了文明路、海珠路、解放路等重点路段的月度市容环境秩序综合整治工作。五是规范北京路文化旅游区非机动车管理。制定《北京路文化旅游区非机动车劝导治理专项工作方案》,联合辅警、志愿者、网络共享单车公司工作人员等多方力量,开展非机动车劝导治理专项行动,取得明显成效。六是开展联合巡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制定《关于加强北京路文化旅游区(步行区)城市管理工作方案》,从核心区管委会、区城管局、区建设水务局、北京街、区公安分局等单位抽调人员,建立联合巡查机制,进一步提升区域的城市管理水平。七是开展噪声整治专项工作。联合区城管局、区建设水务局、北京街、北京街城管执法二队、北京派出所等单位对噪声扰民问题的管理办法和整治措施进行了专项研究,约谈景区内多个噪声扰民问题突出的相关商家,向景区商家发放了《关于开展噪声整治行动的通知》,明确提出整改要求和整改期限。通过专项整治行动,及在日常巡查中加强噪声管理,引导商家共同营造良好的景区环境。 
  (七)加强区域宣传策划。 
  一是举办文化展演活动。制定《传统中轴线区域系列活动总体方案》,从今年4月起,每逢周六、日在传统中轴线区域开展文化演出活动,在北京路北段,以“寻味”为主题开展创意市集活动,进行广府特色非遗项目展示。策划举办南越卫队巡演、畅游广佛之心、走读中轴秀等活动,通过“小活动、大推广”,打造具有文化特色和影响力的旅游活动品牌。二是开展“走读传统中轴线”系列活动。与区委宣传部、团区委共同合作,通过网络、青年社会组织,发动市民探寻“传统中轴线”和周边区域的历史变迁、人文故事、特色亮点等素材,提升民众对传统中轴线的关注。三是积极筹备2017广州《财富》全球论坛宣传准备工作。编制了《2017广州〈财富〉全球论坛越秀区采访线工作方案》,在《财富》全球论坛接待和活动中,有机嵌入传统中轴线区域特色文化景点,推广传统中轴线品牌。 
  《财富》全球论坛将于今年12月初在广州举行,我区传统中轴线提升正有条不紊开展工作,现已初见成效,各项目在11月底前可基本完成。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接受区人大代表的监督和指导,全面推进区域商旅文融合发展,进一步深化传统中轴线风貌提升工作,实现打造广州城市历史文化客厅的目标,助力广州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建设。 
  以上报告,请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