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挥社会工作者在社区微改造中作用的建议

人大黄花岗街联组代表 阎安

  案由:越秀区为典型的老城区,首先、社区环境设施比较老旧,存在房屋密集,道路狭小且错综复杂,社区安全隐患大等特点;其次、社区人口构成多元复杂,呈现人口密度大、外来人口多、困难弱势群体多等特点;再次、商业比较发达,主要表现为专业市场多,住改仓严重等。根据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强群众服务,加快推进老旧社区微改造的精神,坚持以打造“干净、整洁、平安、有序”的社区生活为目标,以政府主导、社会协调、居民参与为主要工作方式,大力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社区市容市貌,完善社区居民生活设施。由于各社区的社区情况、群众需求等差异,社区微改造的工作进程、改造成效、社区居民的需求满足程度等有不同程度的差异,直接关系社区居民生活的安全和幸福。
  案据:越秀区社区微改造工作有序展开,而且取得较好成效,同时部分社区微改造工作中不同程度呈现出如下需要关注的地方:第一、政府强势主导、社会组织及居民参与程度比较低,容易引起居民的误解,改造工作的精准对接度有待提升;第二、社区微改造以社区硬件设施为主,缺乏“干净、整洁、平安、有序”居民的意识提升及社区氛围营造;第三、改造主要以社区公共环境设施为主,未能兼顾社区内弱势群体的居家设施改造。
  建议:社区微改造需要发挥各级政府、街道党工委、街道各职能部门、社区家庭综合中心、社区内企事业单位、社区组织、社区居民等各方的力量,形成多方参与多元共治的格局。在此我提议充分发挥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社会工作者的协调作用,搭建各方协商沟通与协同合作的平台,共同推进社区微改造相关工作。
  目前,越秀区18条街道共有22个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每个中心配备了20名工作人员,其中14名是专业社会工作者。在社区微改造中专业社会工作者可以发挥以下作用:
  第一,发挥社会工作者社区宣传及社区教育的职能。配合社区硬件设施改造,在社区内开展一系列以“干净、整洁、平安、有序”为主题的社区宣传活动,提升居民对社区微改造工作的正面认识及参与意识,推动居民参与到社区微改造行动中,使社区微改造成效能够得到维护并持续扩大,营造良好的社区氛围;
  第二,发挥社会工作者在社区公共事务中协调者的角色。一方面,搭建社区议事平台,形成沟通协商机制,为居民提供社区参与的平台和机会,让居民能够畅所欲言,充分调研及讨论社区微改造相关事宜;另一方面,搭建社区参与平台,在微改造项目设计、过程实施及成果验收等全过程,充分调动街道职能部门、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居民等多方参与,群策群力共同推进社区微改造相关工作;
  发挥社会工作者资源整合的作用。社工通过充分整合社区内外正式及非正式资源,搭建社区资源整合平台,引入社会资本,调动社会力量,推动社区居民自助互助的社区参与行动,实现社区微改造精细化帮扶,特别是解决社区困难人群个性化的居家设施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