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打造国际双创园区 吸引海外归国人才创新创业的建议
人大白云街联组代表 李健坤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理念正日益深入人心,各地双创园区建设如火如荼,我区依托自身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产业区位优势,双创园区建设取得良好成效。2016年,我区的未名咖啡、科创咖啡、羊城同创汇腾讯广州基地、广东文投创工场、盛门创客空间被认定为国家级众创空间。各园区吸引了大量创新创业项目集聚式发展,园区入驻(孵化)企业数量达200余家,其中包括粒界科技虚拟现实、医诺生物医药、礼宾远程医疗、甘来智能售货等海外背景的双创项目。
二、我区众创园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双创园区的体量小,能承载的双创项目数量有限。目前仅为6万平方米,远低于其他城区动辄几十万平方米的建设规模;园区租金水平较高,每月每平方米在100元左右,明显高于其他城区40-60元的水平。
(二)园区产业特色还不够鲜明,发展定位不清晰,与其他城区园区处于同质化竞争的状态。园区运营方更多的是追求场地租金收益,对入驻项目间的产业关联性并不关心,缺少对龙头型项目的关照与优惠,未能形成产业集聚和生态效应、品牌效应。
(三)园区配套服务有待完善,未能很好地整合创业者急需的工商登记、证照办理、政策申报等政务服务,以及融资、财税、行政、人事管理等专业服务,缺少专人和机制渠道帮助创业者完成从0到1的过程。创客间缺少沟通互动平台。园区产出也还不高。
三、打造国际双创园区的几点建议
(一)擦亮国际双创园区发展品牌。我区现有的羊城同创、科创咖啡等国家级众创园区,已经积聚了一批潜力很好的项目,其中不少项目都有海外背景,可考虑对这些园区挂牌认证为我区的国际双创园区,提高这些园区的辨识度,集中资源宣传推介,众多的吸引更多的相关项目入驻。
(二)建立国际创客园区综合服务中心。鼓励园区运营方整合各方资源,完善海外投资者急需的服务项目,安排专人指导和协助海外投资者高效处理诸如人才落户、海外专家工作签证、财税服务、资本引进、服务外包、团队组建、创投路演、专业翻译等问题,并着力实现服务的线上线下一体化。
(三)支持标杆项目加快发展。对各园区中现有的国际特色项目进行定期摸查,建立项目数据库及其更新机制;对其中的优质项目给予重点关注,及时了解企业发展动态,建立相关部门及领导与项目高管的沟通对接渠道,为其排忧解难、雪中送炭,提供宣传推介的平台,申请落实区的产业扶持政策等。
(四)组建国际创客俱乐部。搭建一个以国际创客群体为核心,创业资金、创业专家以及各类创业服务机构为支撑的交流平台,增进国际创客的交流互动,分享成功经验,探索和推广国际双创项目在国内发展模式与路径。向创业者提供创业资讯、政策扶持、创客沙龙、创业经验、创业故事、创业大赛、风险投资等信息综合服务。
(五)完善扶持政策体系。用足用好现有的区级产业政策,做好相关政策的宣传推介与落地,联合重点园区举办专场活动,指定专人受理推进;补充出台区内面向国际创客的专项政策,重点完善和强化人才引进、融资、产品服务业态创新等方面的扶持;构建国家、省、市政策对接渠道,全力协助企业申报有关的适用政策与扶持项目。
(六)加强宣传推介。借助2017广州《财富》论坛、广州国际投资年会、世界华人华侨投资广州论坛,中国海交会、流交会、国际创新创业博览会等平台推介我区的国际双创园区。强化与国际科技中介机构的交流合作,组织国际双创园区开展境外招商活动,到外国代表性大学、国际创新资源集聚的国家和地区进行深入推介。发挥政协、侨办、台办、外经、民主党派平台和枢纽组织的作用,广泛联系海外投资者、企业家,引导和全力支持其到相关园区发展兴业。